彌陀宮濟陽宮五朝祈安清醮大典「豎燈篙」活動 彌陀鄉濟陽宮供奉宋代名臣蔡襄,是彌陀蔡氏宗族信仰中心,而彌羅港文史協會蔡志華理事長,正是本次濟陽宮五朝祈安清醮大典的籌備人員之一。我們針對「竪燈篙」這個民間風俗文化就教於他,他告訴我們:「豎燈篙被視為醮祭法會及普渡祭典最重要的起頭戲。」 濟陽宮豎立的燈篙(左右各五根,共十根燈篙)  
燈篙是請神招鬼最重要的器物,所以建醮時入醮前數日,甚至於十天前就得豎燈篙,豎燈篙的主要目的是在告訴天地眾神及陰間孤魂,這個地方在做醮歡迎他們來參加,因此燈篙就好像是請柬一般的作用,同時還具有路標的功能。 濟陽宮的五朝祈安清醮所立之燈篙 
燈篙的數量有豎一根、三根、七根、十根..等,最多可達三十六根(少見如此大型的),這次濟陽宮五朝祈安清醮大典所豎立的燈篙有十根。 它是採用高、直、硬而去技留尾的青竹,豎在廟前空地及普渡場上,篙上要掛醮旗、天旗、天燈、天布、天錢、天金、孤魂旗、七星燈、地布、地錢等等,天旗、天燈、天布,天錢掛在陽篙上,做為召請天神之用。 我在燈篙前留影

本次濟陽宮在農曆97年10月14日(國曆11月11日)豎立燈篙,表示建醮活動開始暖身。 豎燈篙之前先決定燈篙的形狀,並派人找回留頭帶尾的長竹子,在預定的高度裝好滑輪,穿好繩子,預定竪燈篙的地方也要先挖好地洞或打下木樁。 
根據行事表記載,濟陽宮所豎燈篙規格:橫竹7尺1寸,尾向西南,地面算起2丈6尺6寸,下土深2尺9寸,昇燈7尺7寸5分,伴柱土面5尺7寸5分,如果要下土2尺2分。五大柱首、主事開始素食。各戶門口開始懸掛平安燈、醮聯、八仙彩聯。濟陽宮準備各式敬香及敬品,早晚燒香放炮、敬茶。 濟陽宮豎立燈篙所用的伴柱 
豎燈篙的儀式,也有繁簡之分,大醮典中由道士行「祀旗掛燈」科儀,小規模的祭典,僅由道士或僧人誦經祈求。濟陽宮採用大醮典方式,由工作人員將配件掛在滑輪上的繩子上,在燈篙下煮油清淨,將天地布、幡頭等旗幟昇起,到了固定位,將燈上的燈點燃,豎燈篙之儀式也就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