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景觀-吳家燕尾古建築介紹 想了解彌陀的發展,不妨先到吳家古厝去參觀一下,因為四周圍不僅匯聚了彌陀最多的傳統的建築,行走化穿越這裡的小巷弄間,你可以了解彌陀的過往。 我們在吳家燕尾古厝前合影 
「彌虱」風情在此為您獻彌陀最具特色的吳家燕尾古厝介紹.. 吳家燕尾古厝的側面 
中國傳統建築上的屋頂,就像一頂保護傘一樣保護著屋內的人不受日曬雨淋,乃至可以安居樂業。屋頂上的裝飾,是實用功能以外的一種「文化表象」,有其特定形式和典型文化形象。 這個角度看屋頂,形狀像燕子的尾巴而得名 
因此,屋頂上的裝飾不僅是房子美麗的包裝,藉此還能透視屋主的靈魂深處 。 古厝的部份燕尾今年曾遭雷擊而毀損 
吳家古厝建築的文化特色,就在於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內涵豐富。明永曆十五年(1661),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佔領熱欄遮城,為應付龐大軍隊所需的糧食,即命令官兵各自分散尋找屯墾 的耕地,因當時居無房屋,食無糧食,且有土匪襲擊。 古厝的屋頂 
吳氏開基祖吳壽是會看相的地理師,他到現址觀看,南有一座山(今之漯底山),北有一條港(即阿公店溪),看中此地為好地理 ,賦有一句:「蜿蜒北水,玳瑁南山」之名言,因而擇此地定居。 經後代子孫說:「建造人為吳壽,因吳壽當時任職於鄭成功之參謀長一職,而被派至此地開墾時,所建造之房舍。」 吳家燕尾古厝全景 
官宦宅第的燕尾翹脊 
吳家古厝的特色 (一)「三進二院」的四合院 台灣傳統建屋思想受到道教「形、氣、神」的影響,予人的身體有巧妙的結合。以三合院為例,正身的正廳為頭,左右房為耳,邊間為肩,護龍分為兩節,形如臂與肘,前方的圍牆是腕與指,將住宅空間緊緊環抱,而內埕則是丹田所在 。 古厝第二進建築己嚴重毀壞 
今日吳家古厝為吳世第三代祖先佛賜所興建,為「三進二院」日字型的四合院建築。「三進二院」的四合院,更貼切的表現道教「形、氣、神」與身體結合思想,除此更是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尊老愛幼、內外有別的特色。 古厝的木條形窗戶 
以廳堂為中心,因為廳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然後才按輩分排列先左後右,又依次居住在前落、中落、下落和左右護龍。其空間機能以「前堂後室」,即前面較具開放性之「堂」,位於後面者較具私密性的「室」,就整體空間而言,愈往內則限制愈多,最後一進為眷屬的活動空間,除親戚及女性外,一般人不能隨意進入。 吳氏燕尾屋在歷史紀錄上曾遭二次重大破壞: 1.日治時期,曾因日本人清算地方仕紳,因而將燕尾脊的屋頂裝飾與以破壞,事平之後雖有雇工修復,但被破壞之痕跡,仍清晰可見。 2.民國75年間,因馬路拓寬的緣故,迫不得已拆除前落大約一間房屋大小的前緣屋舍,留下今日所見的原貌。 官宦宅第的燕尾翹脊 
(二)官宦宅第的燕尾屋 中國傳統房屋的屋脊兩端多朝上彎曲,人們常用飛檐翼角來描述這一類的屋頂。翹起的屋脊及彎曲的屋角,型態恰如張開翅膀的大鳥,也像飛天的龍形,反宇飛檐,予人向上騰升的外觀,減輕了建築物外形笨重的感覺 。 吳家屋脊上的燕尾屋脊,翹脊曲線優美,十分清秀,燕尾正脊成曲線向上揚起,而尾端分叉兩支,給人一種騰飛的感覺。燕尾式屋脊主要用於廳堂等主要空間,據民間傳說,需具有官品之家族方能採用,惟此說依林會承說僅是民間「約定俗成」 。 官宦宅第的燕尾翹脊 
自古以來,中國人講究天、地、人三者能合而為一,吳家燕尾古厝建屋的過程亦考量了此一觀點,利用兩端翹起的燕尾脊,正好形成一個圓弧來承載頂上圓圓的一片天,再聘請地理師擇風水地建屋,四合院落的格局,穩穩的利基於地表上,讓居住其中的人們能安居樂業,平安幸福,達到天、地、人三合一運轉不停的氣場,我想這是吳氏祖先擇此一吉地建屋而居的最佳理由。 吳家燕尾屋的側面 
吳家燕尾屋的屋瓦結合了紅瓦片與筒瓦 
(三)屋身牆為土角厝及斗砌磚牆 閩南系的建築多用紅磚瓦,一般紅磚瓦以手工製作,色澤均勻且質地細密,常被用於建築物的外牆上。 吳家燕尾屋的土角牆和白石灰壁-毀損嚴重 
吳家古厝廳堂、門屋的牆身為以土角斗砌磚牆疊 砌之牆。土角的作法係利用稻子收成後,將表土連根剷起,與以搗碎稻梗、米殼及土漿土置於木框,製成磚塊形狀,製作過程為增加黏性常會再加入石灰、黑糖、糯米等黏性物,以增加附著力。 古厝的磚造窗戶 
土角因為怕日曬雨淋及風化,所以吳家古厝於其外側,刷上白灰加以保護或以斗砌磚牆砌起,此種土角厝的作法,形成彌陀鄉境內獨特的建築式樣與風格。(在今日的彌陀鄉境內仍可看見為數不少的土角建屋式樣) 吳家燕尾屋的紅磚斗砌磚牆 
吳家燕尾屋的土角牆和白石灰壁 
(四)門鈸與門環 傳統的台灣建築物,廳堂的門扇,常裝設有八卦形圖案的門鈸和門環,方便門扇的關閉;亦可讓訪客叩門,當主人聽到鏗鏘的金屬聲,即可前往應接客人,門環可交疊上鎖,防範外人進入。 古厝的磚造窗戶 
門鈸像古樂器鈸,故稱之。通常以八片菱花襯底,刻鏤八卦圖案,如同獸牌一樣,可驅邪招福。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瘟疫流行,可藉八卦以防邪魔入侵,趨吉避凶,又有裝飾效用,現以難見蹤影,而吳家古厝的門鈸與門環依舊保存如常。 古厝的氣窗-現在己被封住 
吳家古厝擁有兩個最大的特色,分別是燕尾屋的翹脊和保留完整的「三進二院」四合院建築,儘管隨著時空進步與社區發展以致附近新建樓房林立,馬路擴建而拆屋,但是吳家古厝總是彌陀鄉民最為津津樂道的一部分,路過的人們不免停車駐足樂道一番,除了欣賞翹脊的建築風格,更感受一下靜謐的氣息所帶給人們一股歷史的味道。 資料來源:彌羅港文史協會蔡志華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