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唯一光影交織的戲劇舞台 皮影戲是藉由雙手操控木桿子,在靈巧的抽放之間,牽動舞台上造型千變萬化皮偶的靈魂,透過有如魔術師的光影變化,投映在薄薄的簾幕上,傳演著一齣又一齣生動迷人的戲劇人生,帶給農業社會人們閒暇時光的歡娛。高雄縣皮影戲館是繼宜蘭縣歌仔戲館之後,全國第2座傳統戲曲博物館,重現皮影戲的魅力和生命,只要走進皮影戲館,絕對是值回票價的豐富之旅。
皮影戲是我國傳統偶戲之一,相傳起源於漢代,發展至北宋,不論在影偶造型、角色分類、劇情安排、操弄技巧方面,都已具高度藝術形式。
明末清初,皮影戲隨著潮州移民正式傳入台灣,散發的迷人魅力,隨著移民拓展的腳步,快速傳播到台灣各個角落,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休閒娛樂,且歷久不衰,在清末民初時期更達到顛峰,高雄縣則是全省皮影戲重鎮。
在皮影戲極盛時期,高雄縣僅岡山一地就有40多個皮影戲班,路竹下寮一帶也有30多個皮影戲班,即使到了台灣光復初期,皮影戲仍極受歡迎,全縣估計有上百個皮影戲班,每逢神佛聖誕、民俗節令及民間婚喪喜慶等場合,皮影戲都是不可或缺最受喜愛的表演藝術。
隨著聲光娛樂的發達,細緻迷人傳統藝術的皮影戲,在1960年代開始逐漸走下坡,如今僅在高雄縣內尚有5個皮影戲團,但當年皮影戲的魅力盛況並沒有就此走進歷史。
目前台灣唯一的「高雄縣皮影戲館」,不僅仍記錄著這項傳統技藝的興衰沿革,更真實呈現皮影戲的舞台魅力,且可經由親自操演,深刻了解皮影戲藝術之美,令人回味無窮。
台灣皮影戲團目前能維持固定班底的僅有五團,而且均在高雄縣境內: 一、東華皮影戲團: 創始人張狀先生成立於高雄縣大社鄉,光復後傳至第五代張德成先生改名為東華皮影戲團,首創改變傳統戲偶高度至50餘公分,色彩多樣,並改變頭部傳統側面造型為七分面。 民國40年至55年間是皮影戲鼎盛時期,該團全省巡迴演出,並先後應邀前往日本、菲律賓、香港、韓國、美國、哥斯大黎加等地演出,深得大眾讚賞。 民國74年張德成先生榮獲第一屆個人薪傳獎,民國78年更獲頒首屆民族藝師殊榮,今團主為第六代張榑國先生與張義國先生。目前除演出外,兄弟更在多所學校致力於皮影戲傳承教學。 二、復興閣皮影戲劇團: 原名新興皮影戲團,創始人張命首先生創立於彌陀鄉,民國28年許福能先生拜張先生為師,民國44年娶張先生之女張月倩為妻,而主持復興閣皮影戲團,許老師自18歲習皮影戲至今有一甲子的演出經驗,足跡遍及歐美各地,民國75年獲頒個人薪傳獎,目前除演出外,更致力於皮影戲傳承教學。 三、永興樂皮影戲團: 創始人張晚先生創立於彌陀鄉,傳與第三代的張做及張歲兄弟,現由張歲之子女張新國與張英嬌,承父業並努力研究影藝,成為典型家族戲團,今團主為張英嬌女士。 四、合興皮影戲團: 創始人張長先生創立於高雄縣大社鄉,傳與張天寶、張春天先生後發展更為廣大,張天寶先生過世後,由其子張福丁先生掌接團務,與其叔張春天先生負責文場表演,另聘鑼鼓樂師擔任武場演奏,共同演出。 五、福德皮影戲團: 創始人林文宗先生於日據時代創立於岡山鎮,演技高超專長於文戲及扮仙,保存最多的古代劇本,尤以罕見的酬神宣經,為扮仙戲重要的依據,民國46年由其子林淇亮先生接掌團務。 介紹皮偶演出: 皮影戲的演出 皮影戲包含美術、雕刻、唱腔、音樂、戲曲表演,是集藝術於一身的戲劇。它利用燈光、皮偶、影窗呈現出若隱若現,神秘獨特的影子動作表演。 皮影戲團的人員大都是在4∼7人之間,一人主演兼口白,其餘的為助演、演奏樂器、幫腔以及變換燈光等。皮影戲的演師傳藝大致上分為家傳與師徒兩種,一位演師通常必須具備多項才能,例如繪畫、雕刻、寫劇本、唱工、各種角色的口白、以及配樂技巧等。 皮偶製作 台灣皮影戲的戲偶製作通常都以牛皮為主,大都由藝師自行雕刻而成,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皮偶的造型大多是平面單眼側影,大小通常約在八寸至一尺間。通常依照生、旦、淨、末、丑、雜等角色而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角色,其操縱的方法也不同。
BY 小琉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