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發展是多麼艱難 岡山舊火車站的發展背景 〈一〉政治層面 據歷史記載,「塔加里揚」平埔族社群是最早在岡山地區居住的人類,該社群於1635年的「聖誕節戰役」後被迫遷徒,漢人開始進入開墾。「阿公店」原為馬卡道系平埔族「阿加社」的故地,是故他認為「阿公店」地名的由來,是漢人至此開墾後,將「阿加」轉音為「阿公」再加「店」字而成。 康熙五十八年以形成有許多「店」舖的市集,是故漢人將此原住民第名音譯為「阿公店」;有竿蓁的土名為「船仔花」,明鄭時期現在的岡山境內設置右虎衛後協、前鋒鎮右營、前鋒鎮左營、前鋒鎮親隨營,若以軍事地位而言,明治二十八年〈1895〉,為配合日本南進政策,日本在岡山設駐軍司令部,後改為憲兵駐所,隨後又設海軍航空廠〈施設部〉,加以軍事地位配合的需要,工作機會增加,促使外地人大量湧入擴張到開元街、平和路一帶,重心隨之一變,開元街、平和路、成為政經中心。 〈二〉商業經濟層面 阿公店溪由於水深溪廣,船運更是發達,可西經前鋒到達竹仔港出海口與大陸作直接的貨運往來。可惜目前海岸線已經西退數十公里。日本開始積極將台灣養成一隻會生生蛋的母雞,鐵路在短短的9年間,延續清代鐵路基隆到新竹段的基礎,迅速完成西部的縱貫鐵路路網。為了南進政策,日本人開始在岡山後協強制徵收土地,建立海軍航空隊,〈今岡山空軍官校〉建立機場、眷屬房舍。本來以農業為主的台灣因為重要的交通地位,開始全力發展輕工業及工業,讓台灣真正成為南進西太平洋的重要補給站。 岡山舊火車站滄桑史 「大約已經很少人記憶著那樣一座舊火車站了。」出身岡山的年輕作家孫梓評〈1976~〉,在著做《田鋼琴》中,這樣形容擁有95年歷史,但卻已經不復存在的岡山舊火車站。岡山舊火車站舊稱阿公店驛,最初設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後來於大正十年〈1921〉改稱岡山驛,是台南與高雄間的第一座木造鐵路車站建築。鎮公所準備按照既有的都是計畫,開闢九米計劃道路,而要將就佔拆除時鎮民因為不忍具有歷史及情感意義的舊火車站就此消失,乃訴諸縣政府召開聽證會,決定此站之處理方式。結論作成三種建議即「原址保留」、「遷建保存」以及「就地拆除」三種方案。 最後經高雄縣政府所聘請專家學者會勘後,並經當時余縣長的現場視察後,作出了「遷建保存」的最後決議。岡山舊火車站並非政府所評定的古蹟,已成為岡山居民之日常印象及生活部分,以及大多數對於岡山的記憶。縣政府即將進行工程招標前夕,一把無名火卻將赴造的岡山舊火車站燒毀殆盡。95年歷史的岡山舊火車站倏忽地消失在眾人所熟悉的地平線,許多岡山人在焦黑的車站殘骸前,僅能用殘存的記憶拼奏那個熟悉卻又模湖的影像! 資料來源:岡山采風 BY 美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