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和 (一八九四─一九四三)
彰化人,原名賴河,筆名: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是日治時最具台灣精神的典型人物,也是帶動台灣新文學走向蓬勃、興盛的領導者。他本身跨越多種文類的書寫:小說、散文、新詩,漢詩也有令人矚目的成果。〈十日春霖〉詩中之一寫著:「心情俗話久無失,墮落雖深卻不悲。要向民間親走去,街頭日作走方醫。」表達了走向民間無怨無悔的醫者情懷。也寫過對聯「但願天下無疾病,不懼餓死老醫生」,時為他行醫心情與憐憫病患的寫照。其仁心仁術遺愛世間,事後被尊為「彰化媽祖」。 賴和少年時代曾再小逸堂學習漢文,舊學根基深厚。一九二○年代,先後發表小說〈鬥鬧熱〉、〈一桿稱仔〉、散文〈無題〉,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同志〉,從此投入新文學創作。一九四一年再度播居入獄,在獄中撰〈獄中日記〉,反映了被殖民者無奈的心情,後因病出獄,一九四三逝世,行年五十。後尊稱其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