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燈塔之歷史背景 旗津燈塔於清朝道光年間,因鳳山地區曹公圳等水利工程的建造,使高雄平原的灌溉面積增加一躍而成為魚米之鄉,打狗港因而成為米、糖的重要出口港。 清咸豐年間美國商人到打狗從事貿易,並從事打狗港的改造工程,於哨船頭港邊豎立燈火信號台,後來貿易業務轉給英商公司。 旗後燈塔是臺灣少數僅存的清代燈塔之一。在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英法聯軍之後訂訂了天津條約,當時台灣也被迫開放港口通商。 開港後商船往來頻繁,打狗港港口導航設施日趨迫切,至清光緒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年)副將王福祿始聘英籍工程師於旗后山頂,興建一中式方形紅磚建築的燈塔,內裝英製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十浬,以維護夜間船隻進出打狗的安全。 至日據時代西元一九一六年時日本人著手擴建高雄港,並於一九一六年(大正五年)著手重建燈塔,於西元一九一八年完工,改建成為八角形磚塔,並漆成純白色,至頂部轉為圓筒狀,裝有三等電燈,見距約為二十點五浬有陽臺可供遠眺,燈室面裝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 十一 公尺,遠望極為明顯。光復後曾先後三次更換燈光設備,目前己換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增強為八十五萬燭光。 八角形燈塔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有一座日晷儀;辦公室旁四方形建築是舊燈塔位置;榕樹旁白色建築是舊信號台(燈塔)殘存建物。 以上,部分資料來源擷取自奇摩知識家,若想知道更詳細的話,可以在上網查詢。
(舊時的燈塔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