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過去被認為在明朝時仍尚未開發,而惠來里遺址把台中的歷史往前推進了史前時代......
2002年,東海大學生物系學生在台中衣蝶百貨大樓興建工程基地西側斷面取出一塊陶片,經科博館人類學研究員及美國BETA實驗室鑑定後,證實了此遺址確實是中部牛罵頭文化的一部份。 為避免遺址遭破壞,科博館人員決定即刻開挖。目前已出土的古物分別來自四個文化層:牛罵頭文化層、營浦文化層、番仔園文化層及漢人文化層,分佈的年代約距今一百年到三千六百年間。 惠來遺址的出土不僅將台中史帶到史前時代,也成為台中以前環境變遷、古生態等的一塊拼圖。 令人不捨的是,由於經費不足(比照國外的話至少還要增加一倍的預算),不僅設備簡陋,就連出土的文物也無法被妥善的保管。更令人扼腕的是,雖然台中市文化局文化資產審議會議的委員一致同意將惠來遺址定為市定遺址,但因為市政府認為把此區劃為遺址會影響市府收入(這塊地位於黃金地段,地價不斐)而遲遲未決。連帶使惠來遺址喪失成為國定遺址的資格,市長也因此被罵的狗血淋頭。 現實的利益層面和保存文化資產到底誰輕誰重呢?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吧,只要人類要開發,就一定會遇到這難題。歷史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有時候我真的很疑惑,對,它很重要沒錯,它代表人類文明的一切,但是除此之外呢?它對人類有什麼貢獻嗎?一位好的歷史學家和一位好的科學家,誰會造福全人類比較多?無可厚非的,物理的發展為人類帶來現今的高文明,那歷史呢?還是它只是扮演著記錄這一切的角色。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歷史的,從小時候就是,我一直覺得能了解古人的生活是一件很棒的事,有一部分原因大概是我很愛幻想,但是最近我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不是單純“讀歷史系能不能找到工作”而是歷史到底能對人類有何貢獻,我一直覺得人要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那才不會白活了。最近看到惠來遺址的處境,更讓我對歷史的存在價值感到困惑。 本來只是單純想介紹惠來遺址的,但突然很想把我的感受讓大家知道,或許大家也可以思考看看這個問題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