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古稱『瑯嶠』,此詞為古瑯嶠國(南方皇帝的領土)
王族之姓氏『蘭諾』的漢譯雅音,『瑯嶠』之民文獻最早見
於荷蘭史料。從歷史上瑯嶠的風俗習慣及語言,
文化不同於後來的平埔族而有瑯嶠族曾經自台灣中部遷移南下而來之說。
清同治年間因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大軍侵略,於是沈葆楨秦請朝廷在此築
牆駐兵,防止敵人來侵,並在瑯嶠設縣。
沈葆楨見此地四季如春,因此改名為『恆春』。
日劇末期,恆春地方改隸高雄州,稱恆春郡;民國三十九年政府遷台,
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改稱恆春鎮,屬屏東縣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