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約了朋友在捷運公館站 等人到齊後我們一行人搭上660公車前往深坑 準備我們的深坑之旅 : )
深坑 深坑位於台北盆地的東南邊緣,四周山脈環繞,全境多為海拔三百到五百公尺的丘陵地,有景美溪流貫其中。深坑因為位在河邊,中為低陷河谷平原的地形,地`勢低窪,不難將此與地名做聯想,有如坑底而得名。 在日據時期曾為整個文山區的行政中心;目前為台北縣最小的鄉,也是全國最小的鄉,但名氣卻不小。
▲深坑大樹下
豆腐 深坑豆腐可以說是深坑地區聞名全台的特產,而深坑豆腐之所以會廣受歡迎,最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製造的方法,深坑街六十六號陳家經歷四代流傳的古法,就是以一級豆乳,再以木炭燃燒加溫製成,每天製造約七百模,目前陳家制作豆腐的傳人為陳燦輝,陳家豆腐製作方法的特殊,造就了深坑豆腐與眾不同的基礎。其次則為料理的方式,尤其是紅燒豆腐的特殊料理方式,它是把陳家古法製成的豆腐經熱鍋炸過,再加上蔥、豆油、香油等特的配料燒熬而成。深坑老街十幾家小吃店共同的招牌菜便是這道紅燒豆腐,而這道菜的由來,是大約三十六年前,廚師林堆林應深坑國小教師許聰明邀請,前往深坑國小辦桌,當時這道紅燒豆腐特別受學生喜愛,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學生家長爭相學習,最後竟成深坑老街的特產。除了紅燒豆腐之外,目前深坑老街各小吃店也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豆腐小吃如豆腐羹、炸豆腐等。不過另有一說指深坑豆腐料理最早創始者為深坑街廟口店已過世的王嘉義先生,目前店主為其令弚王水成先生,謹併記於此,以待進一步的考證。
▲深坑臭豆腐 要排隊的豆腐好像比較好吃耶,呵呵
老街 早期的深坑街,只是長二百多公尺,寬不及二米的泥土路,兩旁都是草厝。後來有一次街上廟會(早期有王爺公),燒紙錢時不慎引燃草厝,整條街付之一炬,後來重建時大都蓋成瓦屋,牆壁是用土角磚做成的,地板則鋪水石,即一般通稱的「土角厝」。 直到1915年,日本人實施「街道改正」計劃,才拓寬街道,兩邊街屋也改建成有「亭仔腳」的立面街屋,與迪化街、三峽老街的形式類似,但較為樸拙
▲深坑老街
▲特色店家「查某人的味」
▲「黑狗兄」的特色套餐/「查某人的味」門口
▲特色店家「黑狗兄」(牆壁用五十年代很拉風的機車做裝飾)
最後貼一些深坑著名的美食臭豆腐/竹筍
▲麻辣臭豆腐
▲炸臭豆腐
▲清蒸臭豆腐
▲紅燒臭豆腐 咦?奇怪了!吃起來有燒焦味,正在討論時,老闆娘突然走了過來說,這是特有燒焦味,不是不小心燒焦,而是固意用的哩!呵呵!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下次再來去吃老闆娘的豆腐
▲筍子
--------------------------------------------------------------------------------
好了 深坑之旅就介紹到這 下次我會介紹九份的美食 敬請期待 :)
筆 惠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