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 原來蟋蟀也能這樣玩... 來到新化才知道這裡有一種遊戲叫"鬥蟋蟀" 而且新化街上處處可以看到"蟋蟀"的蹤影喔!!![小編碎碎念:來找找看~哈~像迪士尼的找米其頭~來新化找"蟋蟀"] 雖然到現在還沒有真的"現場"看過人家怎麼"鬥蟋蟀" 但是我們都在電視上曾經看過~ 自從到新化讀書後...就很注意有關新化的報導與介紹.... 也知道鎮公所好像也曾經辦過這類的活動! 
鬥蟋蟀小百科: 台南縣新化鎮豐榮里舊稱「洋仔」,位在新化鬧區的西南邊,20年前才有鬥蟋蟀這項活動。數量從最初的100多隻增加到現今400多隻,把台南地區盛行的鬥蟋蟀活動,做了最具體的呈現。 在專業比賽時,大小隻要分級才可互鬥,參加普通鬥蟋蟀的比賽時,鬥蟋蟀的分組方式則是分主人的年齡,而不是蟋蟀的顏色,而台灣鬥蟋蟀的知名度已傳到歐洲、德國……等許多國家。這種昆蟲競技,也被稱為「昆蟲的奧林匹克大賽」,報名者遍及台南縣溪北地區、台南市安南區、高雄縣境內。 比賽開始:3部曲~ 【溜蟀】 用雙手拍動蟋蟀使之跳躍,放在掌心把玩一陣子,拋向空中,如果蟋蟀被摔昏了,把牠放下去,鬥性也大發,撕咬起來才會拼命有勁,一旦蟋蟀進入比賽的狀態,便抬頭挺胸張牙舞爪,使勁蠻力的拼鬥。
【逗蟀】 清醒狀態的蟋蟀,是不具鬥性的。主人必須想辦法挑逗牠一下,例如用形狀像觸鬚的貓勒,讓牠以為敵人入侵,就會激起鬥志。據說頭昏腦脹的蟋蟀,撕咬起來會特別拼命! 【鬥蟀】 鬥蟋蟀活動的進行是用透明的壓克力U型槽來進行,兩端及中間各有一個活門,放入蟋蟀後用「貓勒」(也就是貓的鬍鬚)激怒,等牠開始張牙舞爪,裁判就可以把中門拉開,就開始打了起來,輸的一方就會掉頭落跑,贏的一方會趁勝追擊,同時發出勝利的鳴叫,這時裁判再將中門關上,就結束一場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