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上過歷史課的人都知道 我們有個金屬器時代叫做 十三行文化 他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噢 1911年的時候他也被訂為國家二級古蹟 遺址上設有十三行博物館 是台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他在 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 1998年該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同時也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2003年博物館正式完工並開館。 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 只剩下凹石、石槌等 從出土的鐵渣、礦石等礦物,顯示當時人已知煉鐵 所有出土陶器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 鎮館之寶 的 人面陶罐 陶罐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 櫛點 還有一些裝飾的圖樣 在陶罐腹部還有生動的人面造型 有微凸的眉脊 狹長的雙眼 微張的嘴角 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 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 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有趣的是 十三行文化出土的陶器 和清代北台灣平普族所使用的 非常相似 說不定他們就是北部平普族的祖先呢 !! 快去瞧瞧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