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廟」位於在三芝北海岸地區,雖然知道「貝殼廟」位於哪個地區,但在旅遊地圖上卻找不到「貝殼廟」的位置,在路標上也沒有「貝殼廟」的指標,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貝殼廟」的真正本名是「富福頂山寺」或稱「十八羅漢洞」。想去「貝殼廟」觀光的旅客們這點就要特別注意到。 「貝殼廟」位於在三芝北海岸地區,雖然知道「貝殼廟」位於哪個地區,但在旅遊地圖上卻找不到「貝殼廟」的位置,在路標上也沒有「貝殼廟」的指標,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貝殼廟」的真正本名是「富福頂山寺」或稱「十八羅漢洞」。想去「貝殼廟」觀光的旅客們這點就要特別注意到。 「富福頂山寺」主要祀奉「濟公活佛」、「十八羅漢」與「聖母娘娘」,當初會興建「富福頂山寺」,是因為現任的爐主「李樹欉」先生,受到「濟公禪師」的指示下,然而開始在各地區找地方興建,最後找到了三芝鄉內的一家傳統三合院地方,與屋主協商之後,原屋主同意將三合院拆除蓋廟。早期「富福頂山寺」只用了簡單的建築物興建起來,也還沒有任何的特色。 在現任爐主「李樹欉」先生的指出,傳說「濟公」曾被關在海底240年,然而會興建「富福頂山寺」則是在十幾年前,接到「濟公禪師」指示,令他用了貝殼、珊瑚建造了一座海底龍宮,也就是現今的「貝殼廟」。(以上轉貼自三芝資訊網) 稍微提一下要進去裡面的十八羅漢洞,必須要先上香拜拜才能進去裡面,雖然是傳說但是我想有興趣要進去裡面參觀的人還是別鐵齒。畢竟這種習俗還是寧可信其有吧!! 到裡面的十八羅漢洞之後,洞裡面的高度蠻低的,身高高的人可能不只是要低頭,而且是要彎腰才能在裡面走洞才不致於去撞到頭。羅漢洞雖然規模雖小但是裡面的完全都是用白珊瑚堆置而成的(由於假日裡面香客眾多所以不方便擋在洞裡面拍照)。還蠻值得去看的。
「富福頂山寺」主要祀奉「濟公活佛」、「十八羅漢」與「聖母娘娘」,當初會興建「富福頂山寺」,是因為現任的爐主「李樹欉」先生,受到「濟公禪師」的指示下,然而開始在各地區找地方興建,最後找到了三芝鄉內的一家傳統三合院地方,與屋主協商之後,原屋主同意將三合院拆除蓋廟。早期「富福頂山寺」只用了簡單的建築物興建起來,也還沒有任何的特色。 在現任爐主「李樹欉」先生的指出,傳說「濟公」曾被關在海底240年,然而會興建「富福頂山寺」則是在十幾年前,接到「濟公禪師」指示,令他用了貝殼、珊瑚建造了一座海底龍宮,也就是現今的「貝殼廟」。(以上轉貼自三芝資訊網)  心得: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用珊瑚或是貝殼做的,有巧奪天工的感覺,尤其是很多佛像坐在珊瑚裡面的感覺,確實還是很莊嚴神聖,下次不妨去參觀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