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屯火山群的中央聳立著臺北盆地邊緣最高的七星山。七星山約在70萬年前開始噴發,主峰海拔1,120公尺,頂部原有一噴火口,但在火山噴發結束後被侵蝕成七個小山頭。山的東南側與西北側有斷層切過,所以有溫泉、噴氣孔等。由於噴出的熔岩和碎屑岩層層堆疊,而形成錐形的山體。七星山陡峭的獨立山頭,是錐形火山最明顯的特徵。紗帽山為一圓形火山丘,狀似烏紗帽,因形成時的岩漿比較黏稠,流動性小,慢慢地形成造形圓滑優美的鐘狀火 山,為七星山的寄生火山。 
七星山約在七十萬年前開始噴發,頂部原有一噴火口(為破火山口地形),但在火山噴發結束後被侵蝕成七個大小不一的山頭,如同北斗七星而得名。 七星山的東南側與西北側有斷層切過,因此產生溫泉、噴氣孔等地形景觀。由於噴出的熔岩和碎屑岩層層堆疊,而形成錐形的山體,陡峭的獨立山頭,是錐狀火山最明顯的特徵。位於七星山西南方不遠的紗帽山為一圓形火山丘,狀似烏紗帽而得名,因形成時的岩漿比較黏稠,流動性小,慢慢地形成造形圓滑優美的鐘狀火山,為七星山的寄生火山。 
山高1,120公尺,是台北盆地的最高山,峰項一等三角點視野寬闊,整個大台北地區一覽無遺.當你登頂後,從台北遠望「七星山」時,不但讚嘆自己的登豪氣,也深感自我的渺小,更重要的是你已親近「它」、初步的了解「它」,「它」不只是一座巍峨的火山,而且是一位帶領我們進入大自然的「好朋友」。
當你、我打開心中自然門窗後,大自然蘊含其中的智慧、靜思與喜樂將不時與我們相隨。朋友,該是起身拜訪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