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車的上方,有不少的補習班,他們所聚集的地方在南陽街這裡~是許多學生往來的地方!!
繼續閱讀 "【台北】補習街"
【伊甸基金會】
想必有很多人都聽過「伊甸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對台灣做了許多的貢獻,他們幫助了許多身體有殘缺的人重新站起來,帶領著他們,讓他們的心中重新燃起新希望,能夠勇往直前,步入生活的軌道。有空也可以多去幫忙他們哦,接觸過裡面的事務,你將會感受到他們想勇敢活下去的堅強力量,想用心學習的精神,從他們的字字句句中,都將能感受到他們想更進一步令人敬佩的生命力。
繼續閱讀 "【伊甸基金會】"
口足畫家【謝坤山】,講到這個名子,大家一定聽過他是誰吧!一個對生命用不放棄,最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謝坤山,雖然他失去了一隻腳、一雙手、一隻眼,但他仍然不放棄他最生命的熱愛。
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很難得可貴的,一點挫折就會想不開,但,你仔細想,自己有比別人還要悲慘嘛!?悲慘到你想消失於這個世界!?拋棄那些愛你的家人、朋友……!?如果,你曾經有這總念頭,那你真應該好好的看看世界,看看那些努力活下去的人。 繼續閱讀 "【口足畫家】謝坤山"
廖添丁,講到這個人名,大家都知道它是日據時代的人物,而這個人,大家稱他為【義賊廖添丁】,因為廖添丁常常會去竊取一些不義之財的人的錢財,把那些錢財都分給比較平窮的人,所以,大家都會忘記他是以什麼管道來獲得錢財的,但這樣的行為,很難平定他是不是個好人,因為偷竊本來就是壞事,而他又把錢財分給窮困的人家,這又是做好事,所以,很難平定他的為人是好是壞,只希望大家能多多幫助他人,而不是以非法的是來助人噢!
說到廖添丁,你知道它是怎麼死的嘛!?我來告訴你八。 繼續閱讀 "【義賊】廖添丁"
【三峽 - 李梅樹】
三峽祖師廟附近,由李梅樹的長子李景暘和李景文,分別成立的李梅樹紀念館以及李梅樹紀念文物館,已成為全面了解李梅樹藝術生涯不可不去的地方,更是三峽人文之旅的重要據點。 長期居住在三峽市區的李梅樹長子李景暘,小時候在父親的訓誡下沒有以藝術為業,選擇以貿易工作為主業,卻無法克制地養成買「舊」東西的習慣,每天都要到附近的市集,搜括來自各地的老東西,幾十年累積下來已擁有各式各樣的文物,因此成立李梅樹紀念文物館作為文物的展覽陳列處。
繼續閱讀 "【三峽 - 李梅樹】"
傳教
當時基督教在東方的擴展非常興盛,因此加拿大長老會即於1871年派遣馬偕,至東方傳教,馬偕先到香港,之後輾轉經過中國廣州、汕頭等地。1871年底到達打狗,1872年3月9日和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李庥牧師、德馬太醫生一起到達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開始傳教,學習閩南語。並且四處旅行傳播福音,除了在淡水、艋舺(今萬華)、錫口(今松山)、大稻埕、五股、苗栗、台北、基隆、新竹擁有二十個以上教會之外。馬偕還於1883年前往宜蘭、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1887年蘇澳教會成立。之後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顧,馬偕決定娶一台灣女子為妻,後來馬偕在五股庄(今台北縣五股鄉)發現他的另一半——張聰明女士,並於1878年結婚,他們的子女中, 女兒偕瑪連(適陳)、偕以利(適柯,夫婿即柯維思)都嫁給台灣人成為「台灣媳婦」,獨子偕叡廉創辦了淡江中學,承接衣缽繼續投入宣教台灣的教育工作,人稱「小馬偕」。在日治時期成為台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學教。「小馬偕」有子二人、女三人,偕威理與偕約翰,也都在淡水長大。目前他們的後代都分別在加拿大及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