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屏東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恆春」 (a610622)
Kao Yua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高苑資傳官網     回網誌主頁
屏東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恆春」
屏東---恆春是在台灣最南部的小鎮 我們沒有北部人的個性 我們南部最大的特色就是「人情」 我們南部有許多觀光客 最喜歡來的地方 我們的內容將會ㄧㄧ介紹 我們恆春的特色、文化風俗、校園!
 屏東縣 > 屏東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恆春」
2024 / 04 / 20
本月 上月 2024 / 4 下月 本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個人檔案


文章分類

好站分享

空間使用

  • 藝廊總數:9
  • 作品總數:116
  • 累積人氣: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查詢密碼  加入會員
恆春的風~~俗

恆春的地方風俗

 

我們都知道

在恆春七月半的風俗

不用說當然是搶孤         

中元搶孤
在板橋、頭城、恆春、澎湖等地盛行在中元時舉行「搶孤」的活動,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電線桿)所構成,上面塗滿牛油,,從四個方向向孤棚前進,在孤棚的頂端,四邊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搶到的隊伍獲勝。這項活動不能用蠻力,而是要智取 !
中元節

普渡

普渡時都會擺設長長的供桌,家家門前、簷下都掛盞圓形紙燈,一面寫「陰光普照」或「慶讚中元」,一面為「路燈」,這是用來照引路途,使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養他們的地方。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或是以行業為主,例如:市場普;也有里長來主辦,社區鄰里為對象。祭品不拘,通常都很豐盛,糕點和粿類通常都不能少,因為七月天氣炎熱,以前的人都認為七月普渡的東西容易壞,是因為那好兄弟、孤魂野鬼來吃過,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510609    參考資料 yahoo.....搜尋~~!!

舞龍舞獅

【龍的起源】
民間有個傳說:有天,海龍王腰痛的厲害,龍宮中所有的藥物都吃了,仍然沒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大夫摸脈後覺得十分奇異,便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士大夫讓他便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片中捉出一隻蜈蚣,經過去毒敷藥,龍王便完全康復。龍王為了報恩,於是向大夫說:「只要照我的樣子紮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這件事傳出之後,人便以為龍能興雲佈雨,所以開始有舞龍祇雨的習俗。

「龍」到現在仍被民間視為祥瑞的代表,從古今書畫、陶瓷、絲綢編織,玉石雕刻等都可以見到龍的蹤影。而「舞龍」更被尊崇為大型慶典之必備節目,增添熱鬧的氣氛,也希望能夠「趨吉避凶」,帶來吉祥與好運。「龍」為四靈之首,歷代朝廷將它奉為神物,作為帝王的象徵。龍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它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動物,被認為可以興雲佈雨,澤及萬物。根據一些專家考證,龍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圖騰,被視為人們的守護神。
  

舞獅亦是中國傳統舞蹈形式的民間體育活動。相傳明初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逢新舊歲間到處傷害百姓牲畜,糟踏莊稼,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有人建議用舞獅來嚇走它,果然奏效。自此當地百姓逢春節便敲鑼打鼓,
以消災報瑞。獅乃瑞祥之物,北方稱瑞獅,廣東人因瑞與睡同音,避諱而稱醒獅。
舞獅的由來  

【獅的起源】
獅子,古作師子,獅子不產於中國,為西域各國進貢而來的珍禽異獸,威武勇猛,為百獸之王
佛教傳入中土,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騎獅傳法,因此獅子普遍被附以極佳的印象,認為是具有神格形象的瑞獸,再加上中國人的想像力大肆發揮,獅子的藝術造形於是展開兩千年的流變和親民化。
【舞獅的起源】
中國舞獅的起源,可能是因漢代獅子的瑞獸神格化,與傳入中國西域獅子舞一起被轉借或融入『角觝』、『曼衍』等百戲之中,而漸形成舞獅活動的。
【醒獅的由來】
而瑞獅之名,一直沿用到滿清末年及民國初年,直至民國17年,濟南發生五三慘案,全國發起一股反英、反日的熱潮,這時在廣東也有大學生遊行抗議,在六月廿三日這天,英派駐廣州的印度人,殺死多名遊行的學生後,引起全體廣東人的抗議。
希望中國人能夠堅強的站起來,再也不受外國人的欺侮。因為這樣原因,從那之後,廣東的獅團都稱為「醒獅團」。
舞龍舞獅的意義

中國人對於龍,有一種神秘崇敬之感,認為龍為一吉祥動物,因此,舞龍便表示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泰民安之意。

舞獅起初也是宮廷中的慶典表演活動,專供王公貴族欣賞,至明清才逐漸流傳民間。

參考資料 網站

「車鼓陣」俗稱弄車鼓或車鼓弄,是一種以舞和弄為表演型態的小戲陣頭,雖名為車鼓,但卻沒有車翻和鼓的味道,更與跳鼓陣扯不上關係,他的活動領域主要在中南部沿海地帶。
車鼓陣的表演可分為前場和後場,前場歌舞後場伴奏,前場人數不定,但以三對六人為多成員,可男可女,角色僅作丑旦之分,造型自由,大致丑角作滑稽裝扮,雙手分拿四寶,隨劇情節奏敲擊,旦角作華麗裝扮,左拿絲巾,右執摺扇,搭配丑角左右搖擺或前進後退,邊歌邊舞,邊舞邊歌。
後場人數亦不定,多可八九人,少則兩三人,亦可所使用的樂器皆為南管樂器,常用的有二弦三弦,大廣弦,榖仔弦,頭手弦仔,月琴和品仔橫迪等數種。
車鼓陣的細目以車鼓掉為主,多係以歌謠的方式表現的民間故事,內容大多是描寫男女私情的情節,詞白通俗詼諧,有打情罵俏,有淫佚嘲諷或鬥或戲或窕或弄,一手自成,一段情節每段約六七分鐘,可分段表演亦可連續舞唱。最典型的曲子,有「共君斷約」.「萬年香」.「陳三過渡元宵十四五」等等。
車鼓陣在固定地點,如廟前多做現場演唱,但在香陣行進間則備份錄音帶,目前除了職業性車鼓陣的成員較年輕外,業餘性的庄頭藝陣多半已是老人班。

參考資料 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0/cf0001/28800022/cardrum.htm

參考資料
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0/cf0001/28800022/cardrum.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612912

 

 



全文閱讀 "恆春的風~~俗"
文章分類 : 當地風俗文化類
a610622於 2007/11/23 11:35:20 發表 || 回應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