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綠色奇蹟 (tcsh1012)
Kao Yua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高苑資傳官網     回網誌主頁
綠色奇蹟
在這ㄍ校園裡:我們用心尋找幸福與維護著綠色奇蹟
 苗栗縣 > 綠色奇蹟
2024 / 04 / 19
本月 上月 2024 / 4 下月 本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個人檔案


文章分類

好站分享

空間使用

  • 藝廊總數:8
  • 作品總數:177
  • 累積人氣: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查詢密碼  加入會員
竹南~龍鳳宮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湄州娘媽、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等。傳說媽祖俗名林默,出生於中國福建省莆田湄洲島。自北宋開始受人建廟膜拜,逐漸傳播到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分,並向海外的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傳布。

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此外,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更廣、更深,各地華埠(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坡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乃至於歐洲和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

媽祖的影響力由湄州島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華人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信仰源起

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海神信仰,民間流傳關於媽祖的生平事蹟多染上神話色彩,甚且各地傳說不同。即便如此,在多數的傳說中皆普遍敘述:媽祖姓林,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曰默,又因為是女子,也稱林默娘。十六歲那年,原神出竅,救了當時在海上遭遇風難的父親。二十八歲時在湄峰頂上羽化。後來收服千里眼和順風耳等鬼怪,作為左右手,每逢有人在海上遭遇危難,便會著朱衣顯靈救難。

若干文獻煞有介事敘述媽祖的生卒年與家世,譬如明代張燮《東西洋考》載媽祖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為五代閩王林願之第六女。另外,《莆田九牧林氏族譜》則載媽祖是晉安郡王林祿的第二十二世孫女。

事實上這些都是媽祖信仰廣為流傳之後才編造出來的。《林氏族譜》明朝以前的部分已經佚散,現存者是後人所重編,不足為信。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西元1150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據此,媽祖身前是一個女巫。文中並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船員說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詔賜順濟廟額。

後世即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加媽祖的神話傳說。譬如:林氏父母篤信佛法,林默也跟著在十歲那年信佛焚香、朝暮不辭;十三歲那年,一名道號「玄通」的道士,授與她「玄徽密法」。十六歲那年,又有仙人授與她銅符,使她功力大增……從這些民間傳說,以及士大夫對傳說文字的潤飾乃至為媽祖編造出身家世等跡象,可以看見媽祖信仰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儒家、佛教和道教影響的痕跡。



學者研究指出,媽祖是從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海神的代表。
#歷代褒封
從宋徽宗到清道光為止,媽祖受皇帝褒封多次,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


全文閱讀 "竹南~龍鳳宮"
文章分類 : 當地風俗文化類
tcsh1012於 2007/10/30 14:17:11 發表 || 回應 ( 0 )

三義木雕節緣由
苗栗縣三義-聞名國際的木雕之鄉,源起於一九二○年代,早期以天然奇木藝品為主,一九六○年代,由原來之家庭副業或代工轉型成小型工廠與企業化經營,至一九七○年初,是三義木雕鼎盛期,馳名中外,產品主要以外銷為主,內銷為輔,為三義帶來繁榮與富庶。一九八○年代,則因國際能源危機連銷反應,導致景氣不佳,雕刻業亦受到波及,但也因此刺激雕刻業重新省思如何將木雕商品晉升至藝術品。一九九五年木雕博物館的成立,更加匯集了全省木雕業者群居小鎮,互相共勉觀摩。

苗栗縣政府配合中央政府施政方針,加強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選定公館陶瓷、南庄鱒魚、苑裡藺草、三義木雕、泰雅族染織等產業進行輔導,推廣本縣農特產品。九十年度起並著手籌設苗栗縣客家文化園區,進行客家文化傳承相關計劃,及推動活化台鐵舊山線與再利用計劃等,以結合文化、觀光及產業,以達成促進本縣觀光發展之目標。

三義鄉鄉公所於民國八十二年曾舉辦「木雕嘉年華」、八十九年「三義千禧木雕藝術節」、九十年「二○○一台灣三義木雕藝術節」,苗栗縣文化中心於八十六年舉辦「國際木雕藝術節」,參觀人潮均達數十萬人次,對推動木雕藝術及促進地方產業,甚有成效。今(九十一)年著手規劃「2002三義木雕藝術節」,將邀請國內知名木雕創作者展出作品及現場創作,互相觀摩交流,以促進木雕文化之交流,並配合交通部觀光局所規劃之台灣地區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國際宣傳活動,期將三義木雕之美帶向世界舞台。


全文閱讀 "三義木雕節緣由"
文章分類 : 當地風俗文化類
tcsh1012於 2007/10/30 13:51:02 發表 || 回應 ( 0 )

義民廟

義民廟

頭份義民廟創建於清光緒12年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為一3層樓宗教建築物,正殿1樓主祀義民爺,配祀文昌帝君、至聖先師、魁斗星君;2、3樓統稱凌霄寶殿,奉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三恩主、觀音菩薩及註生娘娘等諸神聖佛。兩側樓壁繪畫杞上授書、孔明三氣周瑜、嫦娥奔月、臥薪嚐膽,工筆精細,富藝華彩,有助廟宇莊敬文雅。另在2樓設置會議室、圖書閱覽室提供開會及好學青年男女一個讀書場所。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奉祀義民爺,回溯義民廟的歷史,卻有一段客籍人士保國衛鄉的感人事蹟。在歷史上,明室淪亡以後,隨鄭成功來台的陳永華,組天地會反清復明,清朝林爽文之亂,新竹新埔附近的粵籍人士,組織義民軍,協助清廷與天地會惡戰,終獲勝利,義民軍200餘人戰死,遺骸合葬新竹枋寮,乾隆皇帝對戰死民軍頒賜 「義勇」詔書,繼頒「懷忠」、「褒忠」御筆匾額,所以台稱「褒忠義民」,成為客家人的守護神。,

全文閱讀 "義民廟"
文章分類 : 當地風俗文化類
tcsh1012於 2007/10/30 11:32:26 發表 || 回應 ( 0 )

小貓貍~風情

人文風情本縣為標準農鄉,各類農產豐富,居民以米飯、甘藷為傳統主食。而境內多為客家族群,在飲食上發展出重「鹹」、重「肥」、重「香」的獨特客家美食文化。各式各樣的客家糕餅與醃菜,吸引許多遊客到本縣一飽口福。

 而在服飾部份,客家人多著「衫褲」,也就是上下裝,上面的是衫、下面的是褲。而婦女的衣服顏色大部分都採素色,其中又以藍、黑、白等顏色最為流行。

至於住的部份,本縣傳統的民房形式,大多為傳統的三合院,中央是正廳,兩側為廂房。三面屋宇環繞,正前方有圍牆、大門,院內則充作曬穀場。


傳說在遠古時候,”年”是一種極凶殘的猛獸,平常出沒在深山林間,每到歲終時的夜晚定會跑出來吃人,於是人間躲藏起來,並燃燒「竹子」發出爆聲來嚇跑牠。到天明,大家沒有被「年」吃掉,就互相道賀,據說這便是「過年」和「放爆竹」的起源。又說「年」懼怕紅顏色,所以民間每逄過「年」總要穿紅衣,並且到貼著紅色的聯語,此即貼「春聯」之由來。

根據歷史記載,堯帝時制訂的曆法,便有了「年」。沿襲至今,而成為我國農曆紀年中最大的節日-「過年」亦稱「春節」。

除夕夜,台灣俗稱「二九暝」或「三十暝」。這一天的年俗甚多包括、貼春聯、吃團圓飯、分壓歲錢、守歲、、等。

台灣傳統的習俗中,過年應該是從除夕算起,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為止,新春期間各節日的含義如:
初一 早(開門大吉取於早)
初二 巧(女婿回娘家是稀巧之事)
初三 睏甲飽(初三是赤狗日,不宜外出,啟睏到飽。)
初四 接神(諸神於12月24日返天後,在正月初四又重回凡間)
初五 隔開(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生日,故商家都在此日「開市」。
初六 挹肥(清除水肥,把幾天來的穢物清除出去)
初七 七元(此日為人誕生日),上供七寶湯,生果,祈求解除百病,長生不老。)
初八 完全(暫時把春節的玩樂復原。)
初九 天公生(玉皇大帝的壽誕。)
初十 有食食(拜完天公生的牲禮,又有得吃了。)
十一 請子婿
十二 查某子轉來拜(由正月初二至十二均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之日。)
十三 食鹽糜配芥茶(吃稀飯配素菜,食幽默諷刺之意。)
十四 月光(開始為上元月結燈棚。)
十五 上元暝(元宵節,廟宇展示花燈,新年活 動也就在一片燈海中結束了。)


嘿嘿


全文閱讀 "小貓貍~風情"
文章分類 : 當地風俗文化類
tcsh1012於 2007/10/25 17:23:20 發表 || 回應 ( 0 )

貓貍 --歷史
依據考古研究發現,苗栗地區曾為史前先民的生活區域,留有許多歷史遺跡。

史前居民多居住在河階台地,過著以農業為主狩獵、漁撈為輔的生活方式。一千多年以前,台灣原住民移居此地,苗栗成為平埔族的生活居所。舊名「貓狸」的苗栗,即是平埔族語「平原」一詞的音譯。

自十七世紀中葉起,漢人逐漸移入屯墾,原住民被迫同化或向山區遷移。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苗栗成為一個多族群匯聚的地方,主要為客家、閩南、泰雅族、賽夏族。在十七世紀前,苗栗地區人煙罕至外地移入者不多。


直到鄭成功來台驅荷,將苗栗歸屬天興縣管理,開始有計畫移入屯墾。明永曆24年,劉國軒帶族人屯墾蓬山、後攏地區,為漢人早期開拓苗栗的發端。鄭克塽降清後,清廷改天興縣為諸羅縣。清光緒13年,苗栗改制設縣。

十九世紀末,南庄、獅潭、大湖、卓蘭以西地區,己拓墾出良田數千甲。先民在艱困開墾過程中,仍重視教育與文化傳承,當地書院、義學、社學、民學林立,成為北台灣文風鼎盛、人才輩出的地區。

西元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苗栗縣遭廢除。1901到1908年間,另置苗栗廳,到台灣光復前行政單位與名稱屢有更替。一直到1950年施行地方自治後,苗栗縣的行政區域才告確定沿用至今。



不要忘記歷史過程 ~~ @_@ ~~




全文閱讀 "貓貍 --歷史"
文章分類 : 當地風俗文化類
tcsh1012於 2007/10/25 17:11:03 發表 || 回應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