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南咕嘰咕嘰妙 (as5222)
Kao Yua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高苑資傳官網     回網誌主頁
南咕嘰咕嘰妙
台南咕嘰咕嘰~咕咕咕~各個介紹 > v < /*
 當地人文 - 台南市 > 南咕嘰咕嘰妙 > 文章閱讀
2024 / 04 / 26
本月 上月 2024 / 4 下月 本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個人檔案


文章分類

好站分享

空間使用

  • 藝廊總數:9
  • 作品總數:298
  • 累積人氣:
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查詢密碼  加入會員
出奇制勝先師~YA!!

至聖先師...孔子              

 

(一)生平:  孔 子 ,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有 聖 人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更 為 精 進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二)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也就是整個儒學的中心,影響著世世代代的儒生,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這些思想,在儒家的角度,是靠禮制來維繫的。若果"人人知禮",便能達到孔子所指的大同世界,也就是一個完美的、全用道德倫理維繫的社會。相對於當時其他學派,孔子的哲學主要集中在倫理道德觀念的論述,較之更著重人與社會的關係,十分具體。 孔子的倫理思想是他的哲學的主要成份,也是他的政治理想的依據,"仁"這個抽象概念,是孔子倫理思想的結晶。   

        孔子的"仁",還包括恭、寬、信、敏、惠、敬、勇等一切道觀念,並在做"為仁由己"的功夫時,強調孝悌為根本,以宰的的主張喪為不孝,不孝便等於"不仁"。

(三)孔子的偉大:     
        孔子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生於民國紀元前二千四百六十二年,也就是魯襄公二十二年的八月二十七日,政府定這一天為「教師節」,以勉勵全國教師效法孔子的教育精神。孔子當年所處的是「邪說暴行」的時代,孔子雖立志匡時濟民,以實現富強康樂大同社會的理想,但不,孔子除了在魯國做過一個綜的大司寇,並攝相三月,施行仁政,使國大治之外,可惜在見利忘義的時候,並不能見重於魯侯及其他諸侯。

        孔子於周遊列國之後,回到魯國,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將我民族往聖先賢的智慧,集其大成,發揚光大,奠定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礎。 孔子的學說,小則從個人修身、群己關係,大至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很平易真切,順乎天理,合乎人情。講到修身,則首先要誠意正心,所謂「識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對於群己的關係,提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講治國平天下的為政之道,他提出了道之以德,濟之以禮的準則。孔子又特別注重為政者自身品格的修養,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取以正?」「其縱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這個完整的政治哲學,使是我們中華文化精義所在,使得民族文化,經歷四千多年仍然能夠繼續的發揚光大與精進。 孔子有三千弟子,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其教化之深遠,對教育之普及,卓然大成。而孔子的教育「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諄諄善誘」,使孔乙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是後世為人師表之典範,故奠崇為「萬世師表」。

(四)孔子學說的影響:   
終其孔子一生,雖然他的仕途多失意,但他在中華文化之影響十分深遠。 政治方面,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儒家便成為中國歷來的"正統之學",若想飛黃騰達,或想實現政治抱負,非要讀儒家不可。這可解釋了中國歷來的讀書人、官員都是儒生。 教育方面,孔子所開創的私人講學之風,流傳後世而增大其規模。當儒學成為"正統"官學之後, 中國的教育事業便以它為中心,儒家文化得以興盛。小孩,若家境不太差,能夠供養他讀書的話,自小開始就要誦習儒家經典,為未來立身處世舖路。這可反映了儒學深入民心的程度。 思想方面: 儒家所主張的"仁",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讀書人, 以"仁"為本所推展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可 說是中國讀書人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孔子的思想,歷來有 不少人研究、繼承和發揚光大。戰國時便有"亞聖"孟子、主張"性惡" 的荀子;使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漢代大儒董仲舒。 唐代的古文家韓愈,以儒家思想為中心來推動其"古文運動";以及宋明理學的代表朱熹、 王守仁等,他們的學說都是建基於儒學而有所闡發(當然有所偏頗和走向極端)。新文化運動雖然將儒家思想批評得一文不值,但近 現代學者也開始重新研究儒家的學術價值,現在大儒唐君毅先生 便是當中的佼佼者。甚至西方的漢學家,也都十分重視儒學;現在美國政府倡導的家庭觀念,就是基於這些漢學家的研究而實行 出來的產物。 社會方面: 由於學習儒學可以使平民晉身統治階層,提高社會地位,所以傳統中國社會便出現四民之說:"士、農、工、商。"士即位讀書人,中國古代讀書人皆是儒生,位列四民之首。不論他們出身如何,總之能出仕為官,就會受到尊重。反之,則百般凌辱。因此,中國社會的分化十分嚴重。讀書人有他們的清高,但下層人民連生計都成問題,文化出現斷層,而令儒家的理想抱負不能廣及民間,"大同"世界的"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理想沒曾出現。    
        儒學影響著中國二千多年來的文化,現在我們的生活也受孔子的思想所影響。當然,這是有好有壞的,我們在學習儒學時,不要被各種有所預設觀點的作者所誤導,要以一顆清明的心,去體會箇中價值,這才得其精髓:"中"!

(五)關於孔子的小故事: (大義&小非)    
          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原來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 !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事後孔子開導顏回說:「你想想 :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 那可是一條人命!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文章分類 : 當地人文文化類
as5222於 2007/10/25 18:33:40發表 || 回應 ( 0 )

hey~快登入Blog,給本文做個回覆囉